现在海天地数码商城的科技方便了我们的生活,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,以前我们读书都是买纸质书来增长知识,但是现在不同,我们的身边多了许多的高科技东西,有kindle、ipad、iphone还有纸质书,他们都用什么方式来阅读呢?我们一起来看看
我对自己的评价,我是属于那种比较孤僻的人,至少是外冷内热型的。从小喜欢一个人呆着,在农村,家里条件也不好,面对自己,读书是唯一可以做的事情,说是读书,其实就是读一切有字的东西,让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有个指向。慢慢的,读书就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,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读书,我一向也不觉得读书是个多牛掰高雅的事儿,就像有些人爱踢球,爱搓麻一样,一种生活方式而已,没有高下之分。所以电子书的出现并没有为我增加多少阅读量,但对我的阅读方式还是有了不少的改变。一一介绍一下自己的做法与体会。
ipad刚出来的时候,很兴奋,觉得用来看书效果会很棒,但实际上,我没有在ipad上看完一本完整的纯文字的书。它很重,眼睛会累,娱乐性太强,干扰太大,不是说自制力的问题,主要是那么优质的屏幕,看白纸黑字挺浪费的。但它有一个优点,就是屏幕大,看电子扫描的杂志效果很棒,几乎不用放大。但ipad mini出来之后,我就再也没有用ipad看过书了。
iphone便携是它最大的优点,这年头出门可以不带钱包,但手机是不能不带的。排队的时候,中午等餐的时候都能瞄上几眼,时间长了,阅读量也不可小看。由于是碎片化的阅读,所以不太适宜读长篇文章,那些短而精的杂文、散文、论集之类的书很适合这种阅读方法,每一篇各自独立,不存在衔接的问题。我在iphone上也是用多看,书的格式主要是epub和mobi,多看有一个自动排版的功能,如果看的电子书不是正版或者正版破解的,用自动排版后效果还是很不错的,字体也很舒服,大小随意调整。
这年头,很少人会在电脑上看电子书,macbook主要用来管理电子书的。我用的是calibre这个软件,可以随意转换格式,管理海天地数码商城,查找方便,也可以简单对电子书的封面、简介这些东西进行更改。制作电子书用epubBuilder,有时候有些书实在找不到好的版本或者是排版太烂,就会自己做,也算是一种乐趣吧。
自从2012年买了kindle之后,我觉得只有这种墨水屏的电子设备才真正称得上电子书。ipad mini iphone这些都是浮云了。kindle携带方便,不伤眼睛,文字显示效果与纸质书相差无几,无光和强光条件下效果俱佳,待机时间超长到不可思异,感觉我的买回来之后,就没有充过几次电,功能单一,纯为阅读,没有任何娱乐功能,有wifi,理论上可以上网,但这就不是一个上网的工具,wifi功能很有用,后面具体说。一个比一本普通纸制书还轻的东西能装下一两千本书,随身带着一个小型图书馆,多诱人。kindle只为读书而生,阅读利器,当之无愧,这是亚马逊的一大贡献。我大部分的电子书都是在kindle上看的,所以要多说两句。
kindle的原生系统支持的格式比较少,只有专有的mobi、txt和PDF几种。mobi格式很不错,随着kindle的普及,已经成为电子书的标准格式,而且利用转换工具可以轻易将其它格式转换过来。txt有很多种缺陷,严格意义不算是一种电子书的格式。PDF在kindle上的阅读体验不佳,虽然也有一些六寸的PDF格式的书专门供kindle阅读,但在kindle上阅读PDF不是个好的选择。所以也有很多人会在kindle上装上多看阅读器。我并不建议这样,除非你会在多看的书店里买正版书,那就是另一回事儿。如果单单是阅读网上找来的资源,原生系统已经足够了。越狱这件事,我觉得挺自找麻烦的,系统崩溃的几率增加很多,而且费电,完全没有必要。如果要读扫描版pdf格式的书,我建议用mini。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包打天下的,你想把一种功能做到极致,就必须要学会舍弃。
kindle的推送功能非常好用,有很多的网站提供推送功能,不用下载直接推送到kindle里去了。如果是电脑里已有的资源,可能通过邮箱发送到亚马逊为你的kindle分配的免费邮箱,kindle会自己识别下载到机子里去。还有一个软件值得推荐:send to kindle,安装之后,设置好的你kindle,右键点击电子书选择send to kindle后,就直接发送到kindle里去了,kindle wifi上网后就会自动下载了,这个软件好像只针对美国的帐号,中国的帐号不可以。如果你不打算在中国的商店里买书,注册个美国帐号就可以了。所以kindle的数据线除了充电,别的时候就用不上了,传输方便,也是kindle的一大优点。
最后说说电子书的资源问题,网上的电子资源满天飞,多必然就乱,要靠自己把关,仔细挑选,注意收藏。如果你对书的质量要求极高,建议买正版书,也不贵,效果好,不会有错字或是缺章少页让你抓狂。悄悄说一句,只要你细心收集,有很多的正版电子书网上都有,效果和正版是一样的,只是被去掉了版权保护技术,你懂的。把它们收集到网盘里去,分好类,想读随时下载,方便。
在我看来,相比纸制书,电子书的最大好处就是资源获取方便,突然发现一本书,抓耳挠腮,很想看,如果要看纸制书,上网买或者是去书店买,没有个一两天时间是搞不定的,等书买回来,说不定看书的那股热乎劲没了。电子书就不一样了,上网一搜,一键推送,几分钟的事儿,你就可以看到这本书的内容了,如果觉得不错,可以去买纸制书看或者收藏,如果发现内容不感兴趣,那就删除,方便快捷。
经常看到有关纸制书是否会被电子书替代的讨论,很多人很担心,我觉得大可不必。纸制书与电子书完全不是一个东西,没有任何替代性。如果说从文字被刻在墙上、到树叶、兽骨再到丝绸竹子最后是纸,是书的演变过程的话,那电子书并不是书的一种演变。文字一经写出或者印刷在介质上,它就被固定下来了,可以被触摸,可以被保存,每一本书都有着不同的字体,排版、质感与风格。电子书除了内容的不同,其余都是千书一面的,页面不断被刷新消逝,它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超,它可以模仿纸制书的字体骗得了我们的眼睛,但骗不了我们别的感观,可能你不觉得,但阅读真的不仅仅是眼睛的事情。在这种意义上说,电子书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书,它只是书的一种传播方式而已,不存在替代的问题。
所以,在一切可能的情况下,我都会优先选择阅读纸制书,我一般都会在包里装一本书,选择那些比较薄,开本较小的书,随时拿出来翻开,虽然在周围一群抱着电子设备的人里面显得有些奇怪,但我的感觉很踏实。
但是不管选择哪种方式,选择自己合适的方式是最合适的。海天地数码商城